会员动态丨共道科技多元调解-商标侵权调解成功案例
共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北京反侵权假冒联盟CAASA的副理事长单位,同时是反侵权假冒调解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和平台建设运营单位。在近期成功调解一起商标侵权案例中,充分贯彻社会共治原则,以其专业的实力、高效的机制和队伍、智慧的科技赋能,积极作为显见成效;无疑也是联盟CAASA “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多元解纷中的生动实践。
2024年1月4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智慧云调解平台收到了商标权人重庆某公司诉王某商标权侵权纠纷的起诉材料。重庆某公司称被告王某不仅在某宝开设的店铺命名上侵犯其商标权,且在店铺里售卖的手串产品描述上亦攀附原告商标,属未经许可销售带有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被告王某答辩称自己于2023年5月22日成立了某公司,店铺名称、产品描述用的是自己的公司的名称,自己亦在2024年后陆续注册案涉商标,且原告卖的是定制首饰,被告方卖的是手串,不属同一类别,另早在原告申请案涉商标前游戏中早已出现该词语,且自己的销量远高于原告,因此不认为侵权。
原告对被告成立某公司时间及2024年后申请的注册商标行为予以认可,但表示被告申请案涉商标时间远晚于原告方,原告方最早于2017年申请14类别(珠宝钟表类)且于2022年注册成功,而被告则是2024年才开始申请案涉商标,目前尚在注册申请中,并无案涉商标所有权;另手串是定制首饰的一种,因属于同一类别;原告针对案涉商标侵权并无相关判例,原告急需相关判例以便后续维权,因此不愿调解。
被告因坚持自己不侵权,原告因针对案涉商标侵权并无相关判例,急需相关判例以便后续维权,因此双方不愿调解而进入胶着状态,为尽快有效地处理此案,化解纠纷,调解员蔡程针对双方分别做了不同沟通,针对原告在此类侵权案件中并无已生效判决急需相关判例,在与原告沟通得知原告品牌虽然目前销量不佳,但投入一定的营销成本,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打击侵权行为,扩大品牌影响力。

调解员蔡程了解原告痛点后,有针对性的引导原告,从判决等待周期长、诉讼成本高,被告后续配合度、维权目的等方面与原告沟通,原告终于同意可先行调解。而与被告的沟通主要在于普法释理,被告属于典型的商家,并无相关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意识,因此调解员主要从普法释理方面及保全店铺方面切入,与被告协调,最终让被告知晓自己的商标侵权行为,被告虽认识到自己的侵权行为,但不愿舍弃案涉商标读音及部分商标文字,调解员本着一次性处理,不再有后续争议的情况下,循循善诱,打开被告郁结,同时了解到原告准备向淘宝发起对被告的投诉,被告之前的销售数据可能会荡然无存,最终引导双方各退一步,原告不再向某宝发起投诉,被告亦将涉及到案涉商标部分全部更名,最终以被告对原告做出经济赔偿及涉及店铺涉及案涉商标的更名成功调解了两案。
本案是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产权纠纷,双方对于是否侵权、是否承担赔偿责任争议较大,若此案被告仅就案涉侵权行为对原告的经济损失做出赔偿,坚持使用案涉近似商标,其侵权行为仍旧存在,原告仍会基于此再次诉讼,因此在针对商标侵权案子并非仅拘泥于解决个案,而是在解决此案的同时规避后续可能产生的风险。
随着互联网电商的盛行,许多个人或企业都抓住了电商的风口,但由于缺乏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了解,侵权行为也屡见不鲜,很多个人或企业可能会因为一次侵权行为面临“生死困境”,所以在调解过程中,在原告合理维护自身权益,赔偿金额起到惩罚作用的同时,也要兼顾作为侵权人的企业或个人后续生存情况,在给予其一定打击的同时,也要给予当事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引导其走上正确的发展之路。
依法妥善处理涉知识产权纠纷,对于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保护品牌效益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来源于https://mp.weixin.qq.com/s/4VGOLk4Bje9GW83CPaJ8Dw)